甲醛浓度在0.1-0.2范围内是不能入住的,贸然入住会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。长时间暴露在这样的甲醛浓度下,可能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,尤其对于敏感人群如孕妇和婴幼儿更为值得关注。
GB/T18883-2022《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》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,为国家推荐性标准,非强制性执行,属于人居环境健康的最低标准。涉及到19项空气质量指标,对室内温度、湿度、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氨、甲醛、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苯并芘、可吸入颗粒、TVOC、生物性、细菌总数等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。检测条件是关闭门窗、空气净化设备及新风系统至少12小时(密闭12小时更能模拟日常的居住状态,即居住者一般能够保障一天有两次机会开窗通风。)。此标准中规定在密闭门窗12小时的前提下测得室内甲醛浓度不得高于0.08毫克/立方米。
甲醛是一种有害气体,其长时间暴露可能导致眼、鼻、喉刺激,引起头痛、头晕、乏力等不适症状。对于孕妇而言,高浓度的甲醛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的危害,而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,更容易受到甲醛的影响。
为了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,购房者在发现室内甲醛浓度超标时,应尽早采取措施解决,如增加通风换气、使用空气净化器等,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,创造一个更安全的居住环境。